Search

【內在紀律性(I)】 停課已兩個多月,復課日子遙遙無期。 起初,因為不用上學,大部份學生都很雀躍。 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內在紀律性(I)】 停課已兩個多月,復課日子遙遙無期。 起初,因為不用上學,大部份學生都很雀躍。 老師們都紛紛利用電子教學,希望學生停課不停學。但日子久了,同學們仍會自律,用心在家學習嗎?

「內在紀律性」是指一個人能控制自己的能力,這種能力比「紀律性」是更高層次的。培養內在紀律性,也是對一個人的鍛鍊,讓他透過學會自我控制,訓練堅韌的毅力,從而學習各項才能。

建立內在紀律性的能力,在兒童成長時期尤其重要,這關乎到個人將來是否有自我控制的能耐。所謂的自我控制能力,從學術的角度,就是大腦「放送抑制基本慾望及控制情緒信息的相關機能協調」,而過度溺愛和遷就,會使子女的腦部沒有機會發展這種神經機能,所以父母要學會在愛與管教之間,取得平衡。

明山和明詩約四歲時,我會要求他們玩小型玩具時,坐在小椅子,把玩具放在枱上。玩小型玩具時,不要跑來跑去。到了小學做功課時,要坐在書枱,完成一項功課後才玩耍。

小朋友當然有時會不服從,我和外子不會以打罵方式處理,只是重複指令:「要做完一項功課(家長要視乎孩子能力,來訂定做幾多項),才可玩耍」。小朋友的適應能力很高,重複過幾次,他們就能慢慢建立規矩,在書枱做功課。

另一方面,我們也會用鼓勵的説話,例如:「你很棒喔,坐得很好。」受到鼓勵後,他們會更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你的要求,同時也真的會根據要求,完成指令。

家長也要合理,不可要求他們長時間坐着,要求要根據他們的年紀和能力而改變。家庭是小朋友學習紀律與自我控制的第一個地方,所以父母給孩子訂立規範是重要的第一步。當然,規範內容要合理。

開始時,不要訂立太多規範。由一個規範開始,在鼓勵和監督下,子女做到了,就給他們鼓勵和讚賞。慢慢地,才引入其他規範,這是建立內在紀律性的其中一種方法。

持之以恆,必能成功。 你們試試吧! 😃😃

部份內容節錄自《我的女兒麥明詩、一張白紙到十優的培育經歷》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麥何小娟 -教育碩士(澳洲墨爾本大學) -資優教育大學後文憑 (澳洲蒙納許大學) -衛生行政碩士 (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) -美國註冊職業治療師(兒科) -澳洲註冊職業治療師 -香港註冊職業治療師 -職業治療專業文憑 (香港理工大學)* -世界職業治療師聯盟(WFOT) 會員 資優教育專家,從事兒童及青少年成長相關工作超過 35 年。曾於香港教育大學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擔任客席講師,多次接受電台、電視台及報章訪問,並獲多間學校及機構邀請,分享培育子女心得。 育有一子一女,兒子麥明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,女兒麥明詩中學會考獲十優佳績,劍橋大學法律系榮譽學士,2015年度參選香港小姐,榮獲冠軍暨最上鏡小姐。 著作《我的女兒麥明詩 一張白紙到十優的培育經歷》榮獲2016年香港金閲獎 2017 香港出版雙年獎
Education, Gifted Education, Child Care, Parental skill, SEN, family relationship, Child development, Speech training
View all posts